一、调剂信息

二、调剂条件
(1)申请调剂我院的考生必须通过教育部指定的“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调剂服务系统”(以下简称”调剂系统”)进行。按教育部规定,各加分项目考生可除外。
(2)调剂考生需符合教育部和我校招生章程中规定的相应报考条件。
(3)调剂考生初试成绩须同时满足调出专业国家分数线和调入专业我校分数线的要求(包括总成绩和单科成绩)。
(4)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
调剂咨询电话:13260130713 张老师
三、学院历史沿革
在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和黑龙江省建设哈大齐工业走廊的大背景下,学校从学科战略布局角度以及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出发,于2005年成立华体网_华体(中国)。学院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广、能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设计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目前学院有机械工程系、电气工程系以及一个面向全校本科生实习的华体网_华体(中国)工程训练中心,拥有机电一体化理论及其应用学术硕士学位和机械专业硕士学位的授予权,设置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两个本科专业,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合计1000余人。学院拥有机电一体化重点实验室、智能农机研究中心、机械工程研究所、电气与电子工程研究所和大学生创新基地。设有与TI公司共建的MSP430联合实验室、与Microchip公司共建的PIC微控制器联合实验室等。现有实习、实训、实验和科研场所八千多平方米。
学院现拥有一支学历层次高、知识结构相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科研人员队伍,教学团队共32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20人,高级职称23人,其中黑龙江省级人才4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17人。导师简介链接:/szdw/dsdw.htm
学院科研方向明晰、科研设备齐全、科研项目层次高。几年来,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人事部高层次归国人员资助项目、省重点攻关项目、省振兴老工业基地重大科技项目、省揭榜挂帅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20余项,近几年获得科研经费总额二千伍佰万元以上。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60余篇,其中被SCI、EI检索160余篇。编写出版专著10余部,主编、参编教材40余部。
学院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大力实施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工程。近年来,学院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连续11年被评为校级“就业先进集体”。众多毕业生被国家电网、中国石油、中国石化、格力、海尔、海康威视、汇川技术等知名公司优先录用。近两年,约40%毕业生签约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企业。
为更好服务国家对俄战略需求,彰显黑龙江省对俄地缘优势,突出华体网_华体(中国)对俄办学特色,学院紧密结合近年来社会上对既精通专业、又具有一定俄语基础的工科人才有较大规模需求,发挥学校和企业双方的优势,强化教育教学改革,学院与思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订单式人才培养框架协议,为培养“需求+俄语”更高层次复合型急需人才进行有益探索,2018年俄语实验班顺利开班。
四、学科建设
(一)学术学位学科设置
华体网_华体(中国)拥有机电一体化理论及其应用学术硕士学位授权点,该硕士点是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目录外二级学科,下设机电系统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机电系统控制技术、机电系统集成与设计自动化三个研究方向。该学科以机械、电子技术和现代控制理论为基础,以机电系统的设计、控制与应用为对象,主要开展机电一体化理论创新与技术应用的研究。培养掌握机电一体化理论知识、在机电一体化学科方向及机电工程与自动化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产品研发、工程管理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该硕士点现有硕士导师15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6人。
(二)专业学位学科设置
华体网_华体(中国)2021年获批机械类别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023年开始招生。下设机电系统与控制技术、先进装备工程与技术、机器人技术与应用三个研究方向。该学科以现代先进装备、机电系统和机器人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现代先进装备、机电系统和机器人的智能制造技术、检测监控技术、现代控制技术,电力变换技术以及电机相关技术。培养掌握机械相关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熟悉与本领域任职岗位相联系的专业知识及管理知识,具有学习和应用本领域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能力的专门人才。该硕士点现有硕士导师19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8人。